男女主角分别是罗晚意罗知青的现代都市小说《知青又娇又软,兵王他扛起带回家全文版》,由网络作家“起房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知青又娇又软,兵王他扛起带回家》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罗晚意罗知青,《知青又娇又软,兵王他扛起带回家》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多换点的话,也给孩子们做上一身。”周淮南边说边伸手费劲的从身下的垫着的一张薄棉垫子下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信封来。幸好,他把在队伍上经常和同志们换的棉花票和布票全部都带来了。不仅如此,他在离开那个家时,亲自找老头子要来了不少的各种票据,所以现在他才不缺这些东西。除了不少的布票和棉花票,布鞋票,还有八张大团结。“老叔,这里有五十块是给那姑娘......
《知青又娇又软,兵王他扛起带回家全文版》精彩片段
“老叔,老婶,只要她是真心愿意的,我也没什么问题,我也相信叔婶的眼光。”
“我周淮南不管是现在,还是日后都不会亏待了她。”
前提是她是个好的,周淮南在心里面加上了这么一句。
侄子终于同意了。
周老支书和周婶子双双一起忍不住松了一口气,俩口子就担心他不同意呢。
“行,那我让你婶子去做准备吧,这件喜事办得越快越好。”
侄子和孩子们都等着女主人进门洗衣做饭带孩子呢,可不能拖得太久了。
周老支书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这样暗暗的想,他怕夜长梦多啊。
“那,老头子,我去先去找孩子们了,然后再去换棉花和布回来。”
既然这件大事都说好了,周婶子就风风火火的转身就要出去找人和办事了。
不过,她人还没走几步呢,就被躺在床上的周淮南给叫住了。
“老婶,等一等。我这里有不少的棉花票和布票,您帮我拿去换吧。要是能多换点的话,也给孩子们做上一身。”
周淮南边说边伸手费劲的从身下的垫着的一张薄棉垫子下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信封来。
幸好,他把在队伍上经常和同志们换的棉花票和布票全部都带来了。不仅如此,他在离开那个家时,亲自找老头子要来了不少的各种票据,所以现在他才不缺这些东西。
除了不少的布票和棉花票,布鞋票,还有八张大团结。
“老叔,这里有五十块是给那姑娘的彩礼,三十块太少了。”
“老婶子,剩下的三十块是买布和棉花,棉鞋的钱。要是有多的话,麻烦老婶子给我们在生产队里换些鸡蛋和两只鸡,再给那姑娘送点鸡蛋补补身子。”
虽然他现在名义是上娶媳妇,可如果万一不合适呢,周淮南觉得自己还是先把对方当做保姆对待,大不了以后包吃包住,每个月给她发工资。
既帮了自己,又帮了她,就这么办。
要不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不合适这么照顾自己,照顾孩子们,现在的情况也不允许这么干,周淮南觉得请个保姆更合适。
“就按你说的做。”
周老支书和周婶子都觉得这样好,又仁义,最重要的是这么做还能博得小罗知青的好感。
虽然两个人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通过介绍决定结婚的,可没见过面也没有感情基础,这时候淮南能多给些彩礼再送东西关心人家姑娘,这可是好事。
说不定小罗知青因此感动了,以后对淮南和孩子们好好的,不比什么都强吗?!
周婶子牵着狗蛋去找其他的孩子了,顺道在路过那些人品不错的人家时,和对方说好了换鸡蛋和鸡的事情。
这不,等周婶子把孩子们从外边带回来的时候,鸡蛋和鸡已经那些人家都被送来了,全是挑好的个头大的好鸡蛋。
周老支书一直没走,在屋里陪着周淮南说话。等到周婶子替孩子们在堂屋生了火,他就让老伴赶紧趁着时间还早去找人换棉花换布料,他还要在这边继续帮衬着。
好在,这里的周家族人不少,几乎都是属于沾亲带故的。周婶子东一家问,西一家换,要是有现成新的就直接拿票拿钱换,毕竟这门亲事等不及了,最好这三五天就办好它。
跑了一个将近下午,周婶子就抱着几块布,一大袋棉花回来了。
她还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一个抱着一床崭新的棉被的姑娘。
“哟,这不是五丫头吗?!这新棉被……是你哥打算今年结婚时用的吧?!老婆子这……?!”
这个时间点已经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了,周老支书坐灶房门口,边看着铁蛋和狗蛋两个孩子煮饭,边不时的往院门口的方向张望。
“三叔公,是我娘听说七叔结婚急着要用棉被,我哥那日子还早得很呢,就让三叔婆带过来给七叔先用着,我哥他不着急。”
十五岁的周五丫口齿伶俐的抢在周婶子前面给老爷子解释,这可是她娘的意思呢,听说她娘当年受过七叔亲娘的恩惠,这不听说七叔急着结婚用棉被,立马二话不说就让她送过来了。
“你娘是个好的,懂得感恩的,等过几天忙完了你七叔的事,就让你三叔婆和你娘去供销社买新被套和棉花,给你哥补上。”
周老支书欣慰的点点头,心里很高兴,周家人不仅团结,还互相帮助,真的不错。
周五丫抱着棉被直点头,然后跟着她三叔婆的后头,进了周淮南所住的那间屋子。
新棉被,棉花,布料都放在这个屋子里,不会妨碍孩子们。
“七叔。”
周五丫腼腆的和躺在床上的人打招呼,她匆匆忙忙的扫了一眼,不敢对上周淮南的眼睛。
“淮南,这是五丫,你六哥周大福他家的小女儿。”
“对了,这新棉被是你六嫂让五丫拿过来先给你结婚用的。”
“五丫,来先放这里吧。”
周婶子一边放布料和棉花,一边交代周五丫,这是靠床尾的位置,这里放着一个装衣服的大木柜子。
“谢谢老婶子,也谢谢五丫。”
周淮南对这个堂侄女是没有印象的,不止是周五丫,现在周家族人里的小一辈他大多数都是不认得的。
毕竟,他不到十三岁时就已经离开老家,在外边过了整整十四年了,当年的三四岁以下的那些堂侄子侄女,他哪里还认得出来?!
“自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又不是没给钱给票,五丫她哥也不着急着用,过些天办好了你的事儿,我就给他们家把棉被凑上。”
周婶子摆摆手一脸不在意的说,幸亏淮南在回老家前精明了一把,还知道和他爹拿了不少钱票回来,要不然借棉被和棉花,布料只怕不能这么容易了。
现在各家各户并不富裕,布票和棉花票都是有数的,全靠积积攒攒个二三年才能凑够一床或者一两套衣服。
周淮南点点头,不过这些事他都放在心里了,以后凡是他能帮得上的,在不违背原则和规定下,他都会拉上一把。
“行了,你先休息吧,一切有我和你叔操持。我和五丫去帮忙做饭,孩子们不会做饭。”
周婶子在进来的时候就看见铁蛋和狗蛋已经在做晚饭了,心里着急他们几个把饭给做坏了,这家里可是小的小,病的病,这饭要是做得不好,浪费是浪费不了,但吃不好也人也长不好。
“老婶子,麻烦你给孩子们一人煮一个鸡蛋吃,也给五丫煮一个。”
在周婶子着急慌忙领着五丫出去时,周淮南也急忙的在后边交代道。
“行行行,听你的。”
周婶子刚想要拒绝一人一个鸡蛋的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可眼角的余光瞄到五丫时,就改口同意了。
五丫没想到自己也有一个鸡蛋,刚想说她不要,结果就被三叔婆给拉走了。
可,在这个年代,一只鸡还真的算价值很高了,不是家家户户都吃得起的,一年也最多能吃那么一只手的次数。
所以,她理解并感激。
“铁蛋,这种不高兴是正常的对不对?!如果咱们家在自己家都吃不上的情况下,还给人送鸡,你们是不是也会不高兴?!”
“周奶奶和周爷爷都是好人,他们心肠好也善良,见不得咱们病的病小的小弱的弱,所以他们愿意也希望咱们能好起来。可他们跟我们关系好,和你爸爸有血缘关系,你婶婶她们没有,她们有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她们的心里,丈夫和孩子是第一位,然后才是她们自己。”
“铁蛋,有两个字叫同情,也有一个词叫亲疏有别。这个意思就是,在你的心里就算是亲人也是会排名次的,这个不是什么大事,也不必放在心上,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心中有数就行了,记住了吗?”
“我刚才让你送鸡汤时就教过你,现在再教你一个词,叫做有来有往,方才长久。这意思就是,人家给你送了东西,虽然不图回报,但是你记得对方的情谊,有机会还回去。人家知道你把对方放在心上了,就会喜欢和愿意和你经常走动。”
“如果我们没有东西还,那我们可以帮忙对方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因小而不为,也不能视为理所当然,这样是最要不得的。”
铁蛋有一半是听不懂的,但是,没有关系,他觉得自己努力的把听不懂的话牢牢的记在脑子里,他一边长大一边想,以后一定能听懂的。
所以,他非常认真的冲罗晚意用力的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瓜子,表示他记下来了。
“好了,大娃,帮我把碗筷拿到屋里头去,我们开饭了。”
认真又懂事的孩子最可爱。
罗晚意满意的给他安排活干,小家伙一直表现得很努力要给家里干活的样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机会她不能不给,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已经什么都懂了,一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一定会很没有自信,一定很害怕自己没有用,然后会被大人抛弃。
设身处地,要是换了罗晚意在这么小的年纪,她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她还是给两个大孩子多安排点活干,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才能更加的安心吧。只要是他们需要的,她一定给。
果然,铁蛋被指挥干活,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也没有,反而激动的去拿碗筷,高高兴兴的抱去屋里了。
罗晚意也用两只手抬着一个铁锅,小心翼翼的走在他的后边好几步远。
没想到屋里头,三个小娃娃竟然都围着周淮南坐在他的两手边和胸前,一起在玩碰头的游戏。
狗蛋在边上看着爸爸和弟弟妹妹们玩,一副随时要护上去的模样。
“来来来,别玩了,喝鸡汤了。”
铁蛋把碗筷都摆好在桌上,然后看着罗晚意一边说一边把鸡汤装进碗里。
一只老母鸡本来也没多少斤,拨了毛去了内脏和鸡油,也就三斤多的样子了。
分了一半给周婶子家后,这锅鸡汤也就只剩下了一斤多的鸡肉。
一斤多的鸡肉,一个人也能分上七八块,再加上鸡杂,罗晚意分别先给铁蛋和狗蛋,周淮南装上了八块厚厚的鸡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