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书屋 > 其他类型 > 渡船人贺阿四张云意全文免费

渡船人贺阿四张云意全文免费

犀雨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我喊张云意扶好梯子,把看完的书册放回原处。“下雨了。”他说。是下雨了。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雨。张云意敞着一扇门,细雨携着冷风直扑人面,把方才看书的焦躁吹走了几分。我深吸一口气,望向无边雨幕。张云意道:“这里常年没人来往,也没备伞。雨势甚大,亦不便冒雨外出取伞。且等一等吧,到晚饭时分,会有人来寻我的。”我点点头。张云意伸出手接了几点雨,瞬间打了个寒碜。“你身体不大好么?”我问。“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吧。”“水土不服?你不是落阳镇本地人么?我阿爹曾说,你们张家在此百年,声名在外,历代的张家主事修桥、铺路、设学堂,把落阳镇翻新得跟盛京一般。”“我是从盛京来的。”张云意又伸出手去关上了门,行至窗前,开了窗。冷风冷雨自另一个方向袭来,在逼仄狭小的屋内...

主角:贺阿四张云意   更新:2024-11-01 13: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贺阿四张云意的其他类型小说《渡船人贺阿四张云意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犀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喊张云意扶好梯子,把看完的书册放回原处。“下雨了。”他说。是下雨了。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雨。张云意敞着一扇门,细雨携着冷风直扑人面,把方才看书的焦躁吹走了几分。我深吸一口气,望向无边雨幕。张云意道:“这里常年没人来往,也没备伞。雨势甚大,亦不便冒雨外出取伞。且等一等吧,到晚饭时分,会有人来寻我的。”我点点头。张云意伸出手接了几点雨,瞬间打了个寒碜。“你身体不大好么?”我问。“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吧。”“水土不服?你不是落阳镇本地人么?我阿爹曾说,你们张家在此百年,声名在外,历代的张家主事修桥、铺路、设学堂,把落阳镇翻新得跟盛京一般。”“我是从盛京来的。”张云意又伸出手去关上了门,行至窗前,开了窗。冷风冷雨自另一个方向袭来,在逼仄狭小的屋内...

《渡船人贺阿四张云意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我喊张云意扶好梯子,把看完的书册放回原处。

“下雨了。”

他说。

是下雨了。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雨。

张云意敞着一扇门,细雨携着冷风直扑人面,把方才看书的焦躁吹走了几分。

我深吸一口气,望向无边雨幕。

张云意道:“这里常年没人来往,也没备伞。

雨势甚大,亦不便冒雨外出取伞。

且等一等吧,到晚饭时分,会有人来寻我的。”

我点点头。

张云意伸出手接了几点雨,瞬间打了个寒碜。

“你身体不大好么?”

我问。

“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吧。”

“水土不服?

你不是落阳镇本地人么?

我阿爹曾说,你们张家在此百年,声名在外,历代的张家主事修桥、铺路、设学堂,把落阳镇翻新得跟盛京一般。”

“我是从盛京来的。”

张云意又伸出手去关上了门,行至窗前,开了窗。

冷风冷雨自另一个方向袭来,在逼仄狭小的屋内横冲直撞。

“张家产业在盛京颇为兴旺,我自幼在盛京长大,一个月前才来到落阳镇。

七年前,我爹收到一封信,执意要举家迁来我们以前从未听说的南方小镇。”

我扒拉了一下年份,“但是你阿爹来了,你没来。”

“不止如此。”

张云意又道,“来了落阳镇,才发现这里是张家的远支,百年经营,名声在外——然后我发现,我爹给我安排了一门亲事。”

说着他侧身看我,眉目温和,就像院内安稳沉寂的松柏。

“忍冬姑娘,没人能逼迫你接受这门亲事。

若你不愿——”正说着,外面传来寻人的声音。

“小少爷——贺姑娘——”数盏莹黄出现在眼前。

我说:“此事以后再说,我们先去找范老先生吧。”

张云意笑笑,说,“好。”

我想,他会是良配。

秉性良善,脾气温和,待人有礼。

所以我……所以孤女如我,想晚一点再放手。

范秀行的家位于镇子最东处。

他是镇子上唯一一个百岁老人,家人皆已过世,如今住在府衙与张家合建的“留春堂”。

他也是《瞳光湖录》的著作人。

留春堂的守卫见了张云意,笑着喊了声“小少爷”。

又道:“许大夫不在此处,少爷空跑了。”

张云意道:“我不找许大夫。

范老先生可在?”

守卫笑意更甚:“何止在,老先生一大早的闲不住,在院里扫雨呢。

昨夜那么大的雨,把老先生种的好几盆花都打落了。”

“哼!”

一位白须白眉白发的老者提着扫帚,怒道:“坏雨!

坏雨!”

我上前一步,说明来意。

范老先生道:“你们是要问,我当年所著《瞳光湖录》之事?”

张云意接过扫帚:“我替先生扫雨。”

范老呵呵一笑,开始讲述百年前的故事。

落阳镇以前贫穷衰落,有一年来了个姓张的大汉,不知作何营生,身携千两白银。

后来他组建工队,修路造桥,开设免费的学堂,新建育婴堂,请人来教村民种药材,不出十年,就成为落阳镇赫赫有名的大善人。

“可这跟瞳光湖有什么关系呢?”

我问。

“莫急,莫急。

人做善事,难道有无缘无故的?

人们就问他,大老爷呀,你为什么要在我落阳镇,做这么多的好事呢?”

说着,他摸着胡须,看了张云意一眼。

张云意正襟危坐。

与范老目光对视,登时瞪大了眼睛,“我先祖……怎么说的?”

“你们张家祖坟,就在瞳光湖。”

“祖坟?”

范老却没答。

又描述起了那年:“当年我入了学堂,可文字、天文、算数一概不通,独对怪力乱神之事感兴趣。

张老太爷说,那就寻些故事,编造成册吧,也算做个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便有了《瞳光湖录》?”

“正是。

我从身边最熟悉之物写起,搜寻了许多瞳光湖的故事。

机缘巧合,听到张老太爷说,瞳光湖,本是他们千年前的祖坟所在。”

所以张家哪怕迁去盛京发了迹,也会留远支在此看守。

“而张老太爷回来的原因,是他梦见祖宗说,自己把眼睛丢了。”

然后他又摸了一把胡须,眯着眼看我们。

“你们可知,瞳灵是什么?”

当年,夸父逐日后,身体倒下,变成了山川湖海。

其中一只眼睛,化为瞳光湖。

每个人的眼睛都藏有“瞳灵”,夸父也不例外。

夸父右眼的“瞳灵”便游荡在瞳光湖底,以自身之力,蓄养了湖内丰富的物产,也养活了周围的村镇。

可人心总不满足,便有水性好的人潜入湖底,想要再寻些珠贝等宝物。

那时,还没有人知道湖底有一个叫“瞳灵”的怪物,似鱼非鱼,似蛇非蛇,一口就咬下了那人的脑袋。

那就是张家的先祖。

所以张老太爷说,张家的祖坟,在瞳光湖。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我爹划船去的那片芦苇丛。

我有些着急,扯了扯张云意的袖子,想阻止他再问些先祖往事。

张云意抱歉地拍了拍我的手。

又代我问道:“先生可见过瞳光湖上,有芦苇一丛?”

范老瞪大眼睛:“芦苇丛?”

“是的,”我补充道,“就在湖中心的位置,一处芦苇丛……只是,不多时就消失了,我日日渡船,都未再见。”

“芦苇丛……”范老喃喃地站起了身,往院内走去。

那几盆花已收拾妥当,只是突然起了风,吹落一地摇红。

范老蹲下身,捡起一片残叶。

“苇苇丛生,有叶嘶鸣。

渡渡有鬼,寤寐平生。”

“这诗,竟然是真的。”

“那芦苇丛,是夸父的眼睫。”

“因夸父右眼湮灭的缘故,瞳灵只能在湖底游荡。

可瞳灵毕生心愿,就是游至湖面,再开一次眼,再替夸父见一见这天日。”

“而倘若它真得了力气,游到湖面,会引生出簇簇芦苇。”

“芦苇丛现,夸父右眼开……夸父,要开眼了。”


地牢阴森,青苔湿滑,有带着血气的污水自头顶滴下。

张云意撑起伞,斜斜地覆到我头上。

“谢谢。”

“是我张家对不住你。”

“此事尚未明了,你不必这样说。”

他摇头,“纵使前因未知,可我三叔易容后,诱你爹往芦苇丛驶去,导致芦苇丛吞噬了你父亲,这是事实。”

我爹死了,可张小满还好好活着。

他赤着膀子,脚下拖着极粗的铁链,在小小的监牢里走来走去。

他状若癫狂。

见有人来,他把左臂伸出:“不是要看吗?

不是要验吗?

来看啊,来验啊!

我合格了吗?”

张云意举着火折子靠近。

那左臂血肉模糊,纹样早已不见踪影。

张小满哈哈大笑。

“右眼,夸父哪有右眼?

右眼,我已经毁啦!”

“你们!”

他忽然死死抓住监牢的栅栏,把脸凑近。

“你们!

休想将我沉湖祭灵,我的命只属于我自己,我不是你们张家的狗!”

张云意把火折子挂到墙上。

他从怀里拿出一块桂花糕。

“三叔,是我,我是阿意。”

张小满迟疑,可身体先一步做出反应。

他目光呆滞,流了口水。

“我十年那年,你游历至盛京,给我带了很多有意思的玩意。

盛京家里有个厨娘,她叫棕月,她做的饭,你很喜欢。

这就是她做的桂花糕。”

张小满虽没接,可眼神模糊下来。

“棕月?

桂花糕?”

“是啊,就是三叔说,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棕月姑姑。”

张小满又眨几次眼,犹疑再三,吃了那块桂花糕。

他平静之后,才讲起关于瞳光湖的故事。

是与《瞳光志异》完全相反的故事。

夸父逐日后,身体倒下,变成了山川湖海。

其中一只眼睛,化为瞳光湖。

湖里有灵,为夸父瞳仁所化,名“瞳灵”。

张家先祖早就想好了,要将这灵据为己有,以神灵之力,护佑张家万年富贵繁华。

所以张家那人的头颅被“瞳灵”吞食,是心甘情愿的献祭。

吃了人,神灵就不再是至纯之神灵。

至此,张家完成第一代的“人缚”。

以凡人最为宝贵的生命,缚住世间最有力量的器官之一。

把它深深束缚在湖底,耗尽它每一丝灵力。

可瞳灵仍想浮游湖面,看一看如今的天日。

它开始落泪。

失去眼眶的瞳仁,因夙愿未解,在湖底落下泪来。

那些泪,就是“漩涡”。

泪之力,可助它漂浮。

瞳灵小心翼翼收集这些眼泪,看着它们跃至湖面。

可每当人们往湖里投入牲畜等祭品,都会打散漩涡,消解夸父眼泪的力量。

瞳灵浮游无望,复归湖底。

它拒绝再进行“人缚”。

它不愿再消耗力气,保佑张家。

所以百年前张家那位主公做了一个决定。

他在献祭之人的左臂上,以无法擦洗的药水涂抹出复杂的眼睛纹样,以告诉瞳灵:你看啊,这是见过天日的眼,我们祭给你。

不知是药水有毒,还是纹样有鬼。

两三代后,落阳镇这一支分支,人口锐减。

难产、夭折、落水、失踪……如此数代。

最终,他们决定向早已搬去盛京的分家求救。

七年前,张云意的父亲收到来信,说此处远支式微,需盛京帮助。

张小岱连夜赶回落阳镇。

妒忌盛京那一支繁华的大有人在。

那些人决意要绑了张小岱,将其投湖,再行一轮“人缚”。

幸好,那天夸父没有开眼,瞳灵不想食人,我爹才能从湖里把张小岱救下。

张云意抓紧我的手。

“救命之恩比天大,我……”张小满瘫坐地上,又讲起来。

“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我左臂上,有了夸父的右眼。

没有人涂抹,为何会出现在我身上?

我不敢告诉别人,便以外出游历离开张家。

可还是被大哥发现了。”

他抬起头来,定定地看张云意。

“你知道那天我为什么要去瞳光湖吗?”

“为了自救。

大哥知道了这件事,他说纹样莫名出现在我左臂,是瞳灵的意思。

它择人而祭,它要祭了我。

他要祭了我。”

“我在贺家村躲了好几天,等到夸父开眼那天,让船夫驾船到了芦苇丛。”

“我偷偷往左臂涂上毒药,我要湖底的右眼亲眼看着,我是如何毁了这纹样。”

“可我没想到……”他把头埋进膝盖,捏烂手心里剩的一块桂花糕。

扑簌。

扑簌。

桂花糕的残渣吸引了路过的老鼠,它吱吱叫着,饱餐一顿。

谁也没想到,夸父右眼,吞噬了我阿爹。

吞噬了我良善、温和、不曾与人为恶的,跛脚阿爹。

我们要走的时候,张小满起身,递给张云意一样东西。

“这是江湖上最好的人皮面具。”

“带走它,或许能保你一命。”

张云意接过。

他撑起伞,举到我头上。

身后是血肉裂开的爆响——张小满复归混沌,掐死了那只老鼠。

再回到地上的时候,张家人仰马翻,正在筹备张家主公的葬礼。

张云意拿袖子擦了擦人皮面具,递给我。

“这是张家欠你的。

我知道欠你的很多,你且拿着。”

我看他一会,问:“我还有一个心结,你能替我解了吗?”

“我知道。”

张云意垂下头,“我知道。”

早有侍从亲眷替张小岱换了衣。

张云意带我挤进他阿爹的卧房,寻了借口屏退旁人。

他的手轻轻抚上张小岱的左臂。

新制的寿服丝线鲜亮,他碰了一下,轻声说:“忍冬,我不敢看。”

未待我回答,他猛地掀起左袖。

那里坑坑洼洼,是张小满血肉模糊的左臂恢复后的模样。

是复杂纹样被毁后的模样。

“你看,”我指着那里,有些哭腔。

“你看,张云意,七年前夸父右眼选中的,是你阿爹。

你们张家要祭的是他,我爹误打误撞救了他……他活了,七年后,却还要把另一个他自己送进湖底去……他想送张小满,那他便送啊!”

“为何要害我阿爹?”

“你看啊,张云意,没有一个好人!”

哪里有无缘无故的善?

那天,范老是不是这么说来着?

他们是在为自己积阴德啊!

那我阿爹呢,就这么平白无故,被夸父右眼吞食了吗?

我不服。

天理循环,不该不讲天道。

若这是天道,那我要以身为剑,手刃这天道。


没再下雨。

可也没晴,湖边阴森森的,飘着似有若无的雾气。

我和张云意一边跺脚取暖,一边等我那艘渡船。

不多时,一个笑呵呵的年轻人撑着船过来,同我打招呼:“冬!

冬!”

是村长家的痴儿,虽能说话,却无法成句,一次只能说一个字。

渡船的营生是一日不能落下的,我前往落阳镇寻阿爹死因,这营生就又暂时交给了贺阿四。

他把船停稳,笑着伸出手来,扶我上了船。

我回望张云意:“你确定要去吗?”

他迟疑着。

我又说:“你阿爹需人日夜照料,你与他多年未见,不再多陪陪他吗?”

他下定了主意,往前一跃,跳到船上。

“我确定。”

我打算回贺家村。

因知贺阿四是个痴儿,有什么话,我们并不避着他。

“忍冬,你为何不信范老?”

“我没有不信。”

“那你说,你要去问贺家村的村长……”村长也是进过张家所设学堂的人,并且村长的祖父,曾与范秀行同在一处学习。

范老说,夸父要开眼了。

开眼后,会是什么?

曾经湖内有不明漩涡扰乱船家,人们投入生灵祭祀,难道就是在喂养夸父的右眼?

那为何,在张家老太公来了镇子后,这漩涡就渐渐消失了,不曾再作恶?

我提出一种可能:“难道真如村民所说,是你祖上灵光显圣,以菩萨心遏制了漩涡作怪?”

张云意摇摇头。

他说:“你与我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那个问题,我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有一种可能。”

我和张云意之前一直争执,漩涡与瞳灵,是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是。

张云意反驳道:“瞳灵毕生心愿是浮游至水面。

可漩涡自然能接触湖面,若漩涡是瞳灵,那瞳灵的心愿,早已达成。

并且,瞳灵既然能一口咬下人的头颅,想必体型巨大……漩涡也有巨大的。”

张云意摇头,“最初,是漩涡掀翻了渔船,人们投入牲畜以保平安,此后每七年祭祀一次。

按异闻录,漩涡发生的次数,远超七年一次。”

然后他比了一个“一”的手势。

“可是瞳灵吃人事件,只出现过一次。”

贺村长正在修房顶。

见我过来,他又说起当年我爹替贺阿四盖房的事。

“你爹当泥瓦匠的时候,手艺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

“那年你爹出远门做工,回来后,你娘跟你爹吵了三天。

你娘不愿再让他走远了。

正巧,我要给阿四盖房子。”

他指着院里的两间小房,“离家近,工钱我一分不少。

只可惜……”只可惜,我爹失足跌落,摔坏了一只腿。

村长过意不去,就拿来贺阿四的船,给了我爹。

“一晃都快十年了,当年给阿四盖房,是要娶媳妇。

现在也娶不上。”

贺阿四停了船回家拿馍馍,听见爹提自己的名,嘿嘿直笑。

贺村长下了梯子,“阿冬,你是要问我瞳光湖的事吧?”

“你走这几天,我也让阿四一直看着,可确实没有什么芦苇丛出现。

是不是你悲伤过度,眼花看错了?”

不可能。

我不可能看错。

那会我刚把一块碎银子藏进怀里,一抬眼,就看见一处迷迷蒙蒙的绿,在水光和风声里里漾着海藻一般的身姿,似舞女般妩媚。

村长叹口气:“我也四处替你打听了,从没人见过芦苇丛。”

他给我和张云意倒了叶子茶。

“阿冬,你还能找到当时乘船那个男人吗?”

我道:“那人模样普通,身体壮实,又没有其他特征,一旦没入人群,实在难寻。”

张云意解释道:“官府已将画像贴榜,若有线索,一定会有人去我家报信。”

村长微眯着眼,回想那天更早时候的事。

“那天鸡叫过一遍,我是在湖边遇见的你爹。

那时,船上没有你,也没有那个男客。”

我点点头。

“鸡叫过两遍的时候,我走到了咱们村的地里,远远地看见一个戴着斗篷的人。”

斗篷?

那男客,就戴斗篷!

“我想问问他是谁,就朝他走,走了好久也摸不着他。

后来终于快挨着了,我看见他举起左臂,撸起袖子,露出一个很复杂的纹样。

我正要喊他,鸡叫第三声,我一个晃神,那男人就不见了。”

左臂……纹样?

在船上的时候,哑客曾撸起袖子,晃了晃湖水。

那手臂上……的确,有一个很复杂的纹样。

“你确定吗?”

我站在张家大宅门口,问张云意:“你确定,我们要进去吗?”

张云意深吸一口气:“倘若那人真是我三叔,我、我……我还是要帮你。”

循着记忆,我绘出了那纹样。

只是印象太模糊了,我前后绘制出了好几版。

张云意拿起其中一张想了很久。

最后他说,这纹样,像极了他久居落阳镇的三叔左臂上的纹样。

他三叔不愿被困这镇子上,早年外出游历江湖,再回来时,手臂上就多了这样的纹样。

问,也得不到解答。

久而久之,人们就不问了。

我便跟着张云意,又渡船回到了张家。

一进门,那小童就慌慌张张跑来:“小少爷,老爷不好了!”

……张家主公不大好了。

他在床上坐起来,背后是一对金丝软枕,汤婆子在被子外排了一排。

他目光炯炯,在安排昏迷一个月来,家里家外、庄园店铺的事务。

日夜随侍的大夫默默垂泪,被从留春堂请来的许大夫摸了一次又一次的脉,对老爷笑道:“大好了。”

又转身去拿药箱,路过张云意时悄声说,准备后事吧。

这是回光返照了。

一应事务交代完,张家主公独留下了张云意。

我转身要走,他又唤我:“是贺家兄长的独女吗?

你可是贺忍冬?”

他非要我坐在床前。

张云意跪着,一脸无奈地看我。

我不知该说什么。

张小岱道:“七年前,你爹冒死救了我。

我偌大宅院,再养两个人也是无妨的,可你爹不愿让你寄人篱下。

我送去的钱物,他也没——”说到这,他剧烈咳嗽起来。

我一时怔住,轻轻拍了拍他后背。

“所以你与阿意的婚约……”张云意止住他:“爹,贺家老爹刚……我知道,我知道,”张家主公又咳嗽几声,“寻不到你爹的死因,这是你的心病。”

他又伸出手,颤巍巍伸向张云意。

“阿意,这是地牢的钥匙。”

“去找你三叔吧。”

“他造的孽,我张家来还。”


“张云意,除去你三叔,你们张家真的是无辜的吗?”

我看见泪湖里那女人,头发缠绕海藻,游鱼在她口中进进出出。

我悲从中来,抽出藏在袖中的小刀指向他。

“我娘失踪了七年,我们遍寻不见,甚至有谣言说我爹杀了我娘!

张云意,请你告诉我,我娘的尸体为什么会在你张家的泪湖里?!”

张云意后退两步,解开身后的包袱放到地上。

“阿冬,我也是第一次来到泪湖。

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他半蹲地上,抬手递来几件潜水器具。

“请你随我入湖一趟。”

泪湖从外面看,并不算大。

潜入湖里,才知里面另有乾坤。

像是一个荷包:展示在张宅地下的那一部分,只是这荷包最窄最小之处。

而我阿娘,也没有那么近。

她离我其实很远。

张云意打了个手势,让我跟上他。

游了很久,才到我阿娘面前。

她被一团碧色的水球包围着,无知无觉,随着水波在水球内变换姿势。

“我猜测,这水球,就是我们之前所讨论的瞳仁。”

“吞噬献祭者的瞳仁?

那我阿娘为何在此?”

“只有一种可能,你阿娘,也是献祭者。”

“纵使我阿娘……不对,最后一个去世的献祭者,是我爹。

我爹的尸骨在哪?”

张云意正欲说什么,忽然飞身扑至我面前。

他在挡什么。

他在挡什么?

我侧了侧头,看见我阿娘,睁开了眼。

她不像是我阿娘了。

她也不像是一个女人。

她似神灵,也似最原始的生物,睁着无悲无喜的眼,看着我们这样的闯入者。

她张了张嘴,几尾透明的小鱼游了出来。

海藻忽然覆盖住她全身,像裹缠了黑绿色的丝带。

她微微抬手,我和张云意便被一个水球笼罩。

在水球里,仿佛回到了陆地。

而我们,也听得见她在说什么了。

她唱起那首歌谣。

“苇苇丛生,绿绿有萤。

渡渡有我,踏河歌行。”

“苇苇丛生,有叶嘶鸣。

渡渡有鬼,寤寐平生。”

“苇苇丛生,彼何时现?

渡渡无人,开眼弑鬼。”

张云意抓住我的手,“你听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开眼弑鬼。

连范老都在问,夸父开眼会怎样?

会“弑鬼”。

谁是“鬼”?

难道……是河面上的行人?

我和张云意所在的水球被水流推着,往阿娘那边游去。

张云意低声问我:“小刀还在吗?”

在的。

我把刀塞进他手里:“你比我身手好。

若有变故,不要心软。

你我性命要紧。”

张云意点点头,深深看我一眼。

我初见他,就觉得他是顶好的郎君——他从小念书识字,知礼守节,不嫌弃我贺家贫穷无知,愿予我富贵,也肯还我自由。

他是很好的张云意。

若能活着出去……我对他笑了笑。

而我阿娘的手指,将将要戳到我额头上。

在张家行“人缚”的千年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礼节:拍肩。

若以“人缚”指代献祭者,那么人缚与人缚之间,除了所谓的右眼纹样,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孕育方式。

人缚在将死之前,倘若拍了拍谁的肩,就表示这是下一个人缚。

拍肩这个动作,就像婴儿从妇人产道出来。

如果说涂抹纹样,是张家主公的选择。

那么人缚拍肩,则是献祭者自己在选择。

张云意捏着小刀,紧张地护住我。

“还好么?”

阿娘的手指,渐渐脱离我们的水球,回到她自己的水球里。

“我什么都知道了。”

我说。

七年前,初来落阳镇的张小岱被同族绑架,于左臂涂抹上特制药水,画出眼睛纹样。

他们要等芦苇丛生,夸父开眼,将他投入湖中。

可在这之前。

时间倒回一个时辰前。

我阿娘与阿爹曾吵了一架。

天还没亮的时候,她去厨房收拾了碎掉的碗,又熬了一碗野菜粥。

然后她提了篮子,去给我阿爹送饭。

我娘蹲在湖边等的时候,遇到了张小岱。

张小岱以肚饿之名,买下了我娘手里的粥,又递来一块碎银子。

他逾矩地拍了拍我娘的肩。

到了时辰,芦苇丛在湖边生起,他亲手把我娘推进了芦苇丛。

我看见岸边一闪而过的绿色衣衫——那是贺阿四,他眼明心痴,误以为是我娘脚滑——所以那天他才劝我,说,滑。

那些后涂的药水、右眼纹样、投湖,都失了效。

我阿娘就是从那天起,进了这水球一样的瞳仁,成了张家的献祭者。

以人体之重束缚住瞳灵,让它不再上升,不要开眼,不要看这世界。

让它耗尽自己灵力,护佑张宅富贵万年。

而七年后。

张小满作为水性最好的张家人,被张小岱迷晕,往左臂涂了复杂纹样。

因为张小满是他最大的竞争者。

七年一祭祀,这次该他了。

张小满不知从哪里得知的“拍肩”之法,意欲自救,便易容乘船,在船上,拍了拍我爹的肩。

“所以你爹成了新的献祭者。”

“不对。

张云意,不对。”

“不对?”

“我阿爹并没有出现在水球里。”

“或许,凡事总有例外。”

“没有例外。

当初你三叔拍了拍我阿爹的肩,后来他看我极为喜欢那块银子,在我往怀里藏银子的时候,又拍了拍我的肩。”

我抬头看他,心里凉凉的。

“也就是说,我才是新的献祭者。

这场七年后的献祭,还没有开始。”

我也知道我爹的尸骨在哪了。

瞳仁误食非献祭之人,欲将其白骨随波逐流,却被我阿娘制止。

她早没了神智,却固执地将那堆白骨藏在水球中。

死同穴。

她茂密的黑发里藏着一节手骨,她苍白的脚下踩着一个头颅。

那就……这样吧。

我说:“夸父开眼,瞳灵得见天日,会怎样?”

在张宅的地下,蓄着一汪瞳灵之泪。

“把那些眼泪拿来,以泪之力,助瞳灵浮游上升,会怎样?”

张云意替我捏了一把湿漉漉的头发。

我们刚从水底上来,他把潜水器具收起,又替我拧了拧本就没什么水的衣服。

“不会怎样。

阿冬,不要有任何顾忌,你想做什么,就做吧。”

“你张家没了缚灵,会衰败吧?”

“无德无能之人掌家,家族才会衰败。”

“我阿娘会被水打散吗?

她和我爹的尸骨,会消散吧?”

张云意俯下身,把额头贴在我额头上。

“阿冬……瞳灵存活千年万年,若要铲除并非易事。

我们回地上去寻法子。”

他的额头凉凉的。

我的额头烫烫的。

我没有像我以为的那样,拿世间最锋利的小刀,削烂瞳灵眼眶,拖出我爹的尸骨——一根,两根,三根,拼出一个父亲来。

瞳光湖不是我一个人的瞳光湖。

瞳光湖上,有讨饭吃的贺阿四,有渡船去卖青鸭的邻家婶婶,有去隔壁镇子做工的泥瓦匠,有去向大善人讨钱的村长。

瞳光湖上,有夸父右眼梦寐以求的盛世天光。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青鸭一事。

自我阿爹死后,村里的婶婶们都帮着我做这做那,很多人家里养的青鸭忘记喂了。

就拜托了村里唯一一个闲人贺阿四去喂。

贺阿四总归有些痴傻,在菜叶子里倒了点青鸭最不爱吃的东西。

所以一入夜,贺阿四开始喂饭,青鸭就嘎嘎叫。

张云意笑起来:“那夜你还煞有其事地数鸭叫,唬得我直担心,担心是个鸭子精。”

我也不知道嘛。

那时我风声鹤唳——张云意牵起我的手,“我们往贵川去,那里能人异士众多,一定能寻到会破解瞳灵缚的人。”

我点点头。

我问:“你说,我们能找到那样的人吗?”

贺阿四撑着船,看着我俩嘿嘿笑。

他拿拳头敲了敲自己胸口:“咚,咚!”

春天要到了。

七年后这场献祭还没开始,我们能找到解救之法吗?

毕竟,我是新的献祭人。

我摸了摸脸。

张云意执意要我戴上人皮面具。

他怕瞳灵看见我跑了——下船的时候,我又回身去跟贺阿四告别。

我说:“贺阿四,我爹盖的房子,暖和吗?”

他不认得我是谁。

可他说:“暖!

暖!”

听起来,好像“能”啊。

张云意看着我笑:“你看,阿四都说能。”

是啊。

那就,祝我们好运吧。


张小郎君来的时候是个傍晚。

村长招呼着乡邻已经替我爹下葬,停灵三日,如今我爹尸骨不见,只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衫,佯作他的模样,进了他的棺。

我直愣愣地坐在床上。

我又去渡船上寻了一天。

哪里有芦苇丛?

哪里有什么芦苇的踪迹?

关于我爹之死,仅有的那么一点线索,也在漫长的寻找与等候中,断了没影。

隔壁婶婶端来新煮的野菜汤,说正热乎着,拿来给我暖身。

寒冬腊月,屋陋舍破。

我喝完一碗野菜汤的时候,张小郎君来了。

他是涵养极好的人。

眼见这屋里没有什么能下脚的地,只静静站在门外,温声细语,问我近况。

“本是要携礼相见,只我父亲突染重疾,卧床不起,不得已,邀贺公至我家。”

我“哦”了一声,拿抹布擦了擦三只脚的凳子:“进来坐吧。”

他跨进门内,却仍没坐。

他把带的礼堆了一地。

又说着什么节哀之类的话,提起我与他的婚约。

“若娘子嫌我粗鄙,不愿下嫁,婚约便不作数,娘子仍为自由之身。

若娘子不嫌弃,请与我同归张宅……”我爹曾经救过一个人。

那人被恶人追杀,恶人将他绑在石块上,投了湖。

我阿爹远远瞧着,见他们走远,便摇船往那处去,靠着一身好水性,把落水人救了上来。

那是张家的主公。

因着救命之恩,他邀我爹同回张宅,要带我去大宅子里吃饱穿暖。

我爹舍不得这渡船的生意。

很多年前,我娘嫌弃我爹穷,跑了。

老村长怜我爹瘸腿,还带着一个我,就把渡船的活计从他亲生痴儿嘴里夺下了,给了我爹。

这活好啊,我小时候,每天都可以躺在船上晒太阳。

我爹说一则活计难寻,二则故土难离,婉拒了张家主公的好意。

等到晚上的时候,河对岸派人来寻,张家主公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他说,那就结亲吧。

这就是我和张小郎君亲事的由来。

张云意自幼受着极好的教育,吃穿用度不说是最好,也跟我有云泥之别。

他极有礼貌地拱着手,温和地笑。

“贺小娘,要与我一同归家吗?”

外面传来一声鸭叫。

是村里养的青鸭。

这鸭子以前从来不叫,至少不在半夜叫。

可自从我爹死了,这鸭子不知怎的,一到入夜,总要叫几声。

张云意被吓了一跳。

我递去一碗菜汤。

他接过,却没喝。

“我知道村里那些流言。

请你相信我,我和我父亲言而有信,婚约一事,只看你的意愿……嘘!”

我一把扯过他,食指一竖,求他噤声。

他不出声地问:“怎么了?”

我没答,只侧耳听着远处的动静。

鸭叫了十二声。

没错,是十二声。

前几个夜晚,每次都叫到二十多声。

我想……鸭死了。

张小郎君有些担心我的精神状态,执意要留下来。

天刚蒙蒙亮,我从地铺上爬起来。

张云意揉着眼从炕上坐起:“出船么?”

“嗯。”

“等等我,我也去。”

他迷迷糊糊,穿错了鞋。

“你且睡吧。

我午时回来。”

“不行。”

他已将左右鞋换了回来,“昨夜你说的青鸭一事,太过渗人,再加上那忽然出现又消失的芦苇丛……我与你同去。”

贺家村算是个很暖和的村子。

所以即便是最冷的冬天,湖面也从不结冰,我仍可有营生。

我爹死后,村里有些人要我将渡船的营生还给贺阿四。

贺阿四是村长最小的儿子,幼年高烧不退,坏了脑子。

村人说我既有那样好的姻缘,断不能再看上这一天几文钱的行当,不如把船桨还给村长痴儿。

那痴儿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若有一营生傍身,总能寻到愿嫁的女子。

我说,好。

我是要去寻芦苇丛,寻阿爹死因的。

可不论我再怎么寻找,湖面都是一碧万顷,找不到任何踪迹。

它消失得彻底,就像我爹一样。

我爹的坟,棺材内只有一件旧衣衫。

张云意冷得打哆嗦。

“贺忍冬,你确定是这个方向么?”

“我不确定。”

张云意打了个喷嚏。

“我阿爹死后,我几乎把这湖面翻遍了。

你说,这样平静的瞳光湖,怎么会突然生出一丛芦苇呢?”

这样难解的题,或许本不该用逻辑思考。

张云意问:“贺忍冬,你有没有想过,从那个乘船的男人身上下功夫?”

不是没想过。

男人长了一张再寻常不过的脸,络腮胡,哑巴——不一定真是个哑巴。

据说,人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倘若那天我听了他的声音,或许还有一丝转机。

我什么都没留下。

除了那枚碎银子,还揣在我怀里,跟着我的心一起砰砰跳。

我纵有心跨越山河万里,此事也如大海捞针,万无生机。

张云意沉默了一会。

“其实我此次来,还有一件事。”

“何事?”

“我父亲……想见见你。”

张家是座古宅。

小时候我爹得了一本游画书,里头画着大户人家的宅院,亭台楼阁,纵横交错,好不精巧。

张宅与那画里,不大一样。

张宅像一座沉默的大山,密实的砖块垒出安静的院落来。

张云意走在我前面,走着走着又慢下来,向我介绍两侧的植被。

我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他复归沉默。

张老太爷病重卧榻已有月余。

床前陪侍着一个日夜不离的大夫,见张云意进来,满面喜色。

“小少爷!”

“父亲可曾醒来?”

那大夫又垂下头去,“不曾醒来。”

张云意轻叹口气,把我迎至跟前。

“爹,这位是贺家娘子。

你不是心心念念着要与她阿爹喝酒吗……她阿爹不在了,我带她来看看你。”

说着,从床边拿起一个葫芦,打开盖子。

顿时,酒香扑鼻。

“阿爹,你闻……我带故人来跟您喝酒了。”

张宅有处极小的院落,只一间南屋。

是类似藏书阁的所在。

张云意搬着梯子爬上爬下,终于翻到一本旧书。

那上头灰尘满布,又熏得他打了个喷嚏。

他拿袖子擦擦书页,将书递给我。

“这是《瞳光湖录》。

我祖父与当时的县衙交好,那年县衙起了火,修缮的时候,把架阁库许多书搬到我家保存。

后来县衙修好了,书却也没拿回去。”

张云意跳下梯子拍拍手,把头凑过来。

“你看,这地图是百年前的了,与现在并不相像。”

百年前的瞳光湖,要大得多。

“山水更迭,也是自然之理。”

我点点头,将书册又翻过一页。

那里密密麻麻地写着些什么……我有些尴尬,道:“烦请郎君念一念。”

张云意刚把梯子摆到角落,闻言愣了一下,又看着我笑了笑。

“好,我来念。”

这湖颇有一些古怪。

几百年前,这湖被人叫做“妖湖”,时不时会有漩涡从湖底生起,打翻讨生活的渔船和赏美景的游人。

渐渐的,住在湖边的人每隔七年便要祭湖一次。

一开始只扔鸡鸭,鸡鸭扔下湖心处,漩涡就停了。

后来扔牛羊,再后来,就扔童子童女了。

这是很老套的故事。

“按照这个逻辑,湖底应当是有个大型水怪,人们的祭祀是它的食物。

后来它胃口越来越大,吃牲畜不说,还要吃人。”

我伸出手去,替他翻页。

“往后看看,说不定会是仙人下凡救人的情节了。”

张云意“唔”了一声,把书册往我这边挪了一挪。

一页翻去。

两页翻去。

一直翻到十页,竟发现一个赫然不同的故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