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只绿耳”的创作能力,可以将刘晓陆杨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内容介绍:只是......“可惜了这布料。”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掌柜的,这布料差没事,就怕这绣娘绣工差,毕竟,这布料能换成细布不是?”李掌柜一听,故作疑惑道:“小兄弟的意思是?”陆杨转头,指着店里挂在墙上展示的一件女装,笑道:“掌柜的,你看那衣服上的牡丹......
《热门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彩片段
马车到县城门口时,大概是六点半的样子。
太阳已经出来了,城门也是敞开的。
李伯的牛车进城之后就找了个空地停了。
跟陆杨几人说好回去的时间之后,李伯便赶着牛车出了城门。
李伯说申时一到就走。
如此的话,他们要在县城里待八个多小时。
时间充裕,陆杨也没有着急。
打算先把三个嫂嫂的事处理好再去药铺里询问。
陆杨没有直接去赵梨花三人说的锦绣布庄,而是打算多问几家。
在去锦绣布庄的路上,陆杨看到布庄就进去问一问。
不仅是问价钱,还问其他一些问题。
此时,陆杨站在一个门面很大的布庄门前。
看着里面络绎不绝的客人,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招牌。
“霓裳布庄?”
陆杨看了看里面的布置。
见里面卖的多是衣服之后,便走了进去。
布庄掌柜正在柜前打着算盘,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样子。
陆杨先是在店里逛了一圈,也没有理会周边人的眼光。
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都了解之后,陆杨径直走到掌柜的面前。
李掌柜打算盘的手一顿,抬眸看向眼前的少年。
一时间,李掌柜有些迷糊。
他们店里大多数都是卖的女装,怎地有这般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过来了?
不过李掌柜也是从店里的伙计升上来的,心里虽然疑惑,但还是扬起笑脸问道:“小兄弟这是想要买什么衣服?”
陆杨摇头,“掌柜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店里收不收绣好的手帕?”
李掌柜一愣,看着陆杨身上穿着的干净长袍,想了想,问道:“不知小兄弟可有拿手帕来?”
陆杨当即解下后面的背篓,把三个嫂嫂绣好的手帕拿了出来。
赵梨花几人拿来绣手帕的布料不是好布料。
李掌柜一看,眼神就变了。
不过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直接拒绝了陆杨的要求。
“小兄弟,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做的都是什么人的生意,这手帕......”
陆杨明白掌柜的意思,见掌柜的没有犹豫就拒绝收这些手帕后,陆杨也没有失落。
毕竟他早就知道这布庄不会收下赵梨花三人的手帕。
陆杨的目的不是在这里卖出手帕,而是另有所求。
陆杨笑了笑,从容不迫地随手拿了条手帕,指着上面的花纹让掌柜的看。
“掌柜的,你看这绣工怎么样?”
李掌柜一听,便明白了陆杨的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眼前这少年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将来说不定就会换了个身份。
他没必要得罪眼前这个少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这样想着,李掌柜顺着陆杨指的地方看过去。
这花纹乍一看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可是仔细看过之后,李掌柜却是发现了问题。
“这绣线......”
李掌柜伸手摸了摸,绣线粗细能看清一个绣娘的刺绣年龄。
看着粗布上所用的绣线,这绣娘应该是有十年以上的绣龄了。
“绣工不错。”
虽然花纹简单了些,但能看出来这绣娘在上面下了功夫。
只是......
“可惜了这布料。”
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
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
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掌柜的,这布料差没事,就怕这绣娘绣工差,毕竟,这布料能换成细布不是?”
李掌柜一听,故作疑惑道:“小兄弟的意思是?”
陆杨转头,指着店里挂在墙上展示的一件女装,笑道:“掌柜的,你看那衣服上的牡丹花。”
闻言,李掌柜抬眸望去,顿时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小兄弟让他看这件衣服的目的。
牡丹花图样是他们店内提供的。
但是配色却是由绣娘来设计构思的。
单看那几朵牡丹花,自然是美艳动人。
只是整体一看,那几朵牡丹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就有些普通了。
陆杨见掌柜的眉头皱紧后,便温声道:“这绣工还不及我那三个嫂嫂的一半,却也能被掌柜的挂在上面向众人展示。”
“可见,若是我那三个嫂嫂接了掌柜店里的绣活,恐怕掌柜的日入斗金都不成问题。”
李掌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墙上的衣裳。
然后摸着胡子若带深思地看向陆杨。
他虽看出陆杨是个书生,却是不知这书生的口齿如此厉害。
想来日后前途定然不会小。
想到这,李掌柜笑道:“小兄弟想在这里接活倒是不难。”
“只是我这店里有个规矩,若是不能定期绣好指定的花纹,这钱可是会扣掉的。”
陆杨眼神一闪,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李掌柜。
见李掌柜并没有任何说假话的意思后,陆杨也松了口气。
“行,无规矩不成方圆,掌柜的放心好了,我那三个嫂嫂定然会在期限内交上来的。”
“呵呵,小兄弟是个明理的。”
说着,李掌柜挥手喊来一名伙计。
“你去里面拿些画好图样的软缎过来。”
伙计的一听,看了一眼陆杨之后,脸色有些迟疑。
“掌柜的,最近这一批布料都被孙娘子定下了,这......”
孙娘子是霓裳布庄里固定合作的三名绣娘之一,也是靠走关系进来的一个。
布庄里的绣活都是由着这三个绣娘完成的。
而刚刚陆杨指着的那件衣服的花纹,便是孙娘子绣的。
李掌柜脸色一沉,“叫你去拿就去拿,那么多话作甚?
伙计一听,连忙跑进去拿东西。
李掌柜摸摸胡子,对着陆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让小兄弟见笑了。”
陆杨摇头,“掌柜的说笑了。”
伙计出来得很快,陆杨刚和李掌柜聊了聊店内的花样,伙计便捧着布料和丝线过来了。
李掌柜脸色有些难看地瞪了一眼那名伙计。
心里滑过一丝遗憾。
他刚和陆杨聊到花样改动方面的内容,这伙计就出来了,真是存心不让他心情好过。
伙计的一头雾水,捧着一堆布料站在李掌柜和陆杨面前,呆愣道:“掌柜的,这放哪里?”
李掌柜看向陆杨,询问陆杨要怎么拿。
陆杨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后,示意伙计放进背篓里面。
伙计跟李掌柜小声报备完所拿的图样和布料后,李掌柜便挥手让伙计去招呼客人。
陆杨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等伙计走后,才转头看向李掌柜。
陆杨看了一眼周围,觉得这位置挺适合打架的。
不过他跟过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架。
王丰转身看向缓缓往这边走来的陆杨,皱眉道:“上次你为什么要先走?”
不走留在那里当冤大头吗?
陆杨眼里闪过一丝嘲讽,看着三人笑道:“我打包了些饭菜,想拿去给家里人吃,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
王丰差点一口牙没咬碎。
“你走你给钱了吗?你走!”
陆杨嘴角一勾,语气变得微妙起来。
“那之前我与王兄你们吃饭时,为何你们没给钱也能走呢?”
王丰到口的脏话被陆杨哽了回去。
余涛见势不妙,连忙出声。
“呵呵,瞧为方兄说的,之前那些就是一些小钱,为方兄为人大气,自然不会与我们计较这些。”
余涛瞥了一眼王丰,让王丰态度放好些之后,才继续说道:“只是上次,为方兄在醉春风那边花费得有些多了,我们过来找为方兄也是无奈之举。”
余涛摇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一旁的范平儒听到余涛的话,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他看向陆杨,叹道:“为方兄,我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我上有......”
陆杨之前还没有什么反应。
听到范平儒的话之后,陆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对不起,你家的情况我还真不知道。
范平儒一愣,看着陆杨的白眼有些没回过神。
他刚刚都看到了什么?
陆杨见范平儒不打算继续说了之后,才开口。
“王兄,余兄,范兄,我家里的情况你们也清楚。”
陆杨用之前范平儒的话堵了回去。
见三人的脸色不好,陆杨的语气也变得欢快了几分。
他笑道:“之前呢,是我不懂事,现在我已经想明白了。”
王丰三人一听,互相看了一眼之后,王丰才开口问道:“为方兄这是想明白什么了?”
陆杨笑了笑,开始算账。
“我也不想瞒你们,我离开醉春风前已经问过了,我所点的饭菜和所打包的饭菜,总共也不过一两银子,剩下的那些我可是不认的。”
王丰脸色一变,刚想说什么,却又被陆杨抢先开口了。
“王兄你莫要这么生气。”
陆杨笑道:“之前我请过王兄你们吃了这么多顿饭,总共花的可比我上一次所花的钱要多。”
陆杨想了想原主以前当冤大头所花的银子,最后得出一个数额。
“这样吧,王兄你们既然要找我算账,我觉得还是要算清楚比较好一点。”
说着,陆杨开始数手指头。
“以前的小钱我也不跟王兄你们算了,我们就从去年算起好了。”
“去年我们去考县试,去租院子时,王兄说没带那么多钱,我便给王兄出了二百文钱。”
“后来吃饭我也给王兄你们都付过钱,我这人重情重义,也不跟你们计较那些零零散散的了,就算你们五百文。”
“还有上一次的县试,我们去吃饭......”
陆杨一桩一桩地数着。
刘开毅在一旁听得只咂嘴巴,没想到为方兄这么有钱!
刘开毅只觉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
王丰三人越听,脸色就越是难看。
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陆杨以前花了多少钱也没有跟他们说,他们哪还记得当时都吃了什么!
陆杨眼睛一眯,把手放下。
“行了,多的我也不要了,减去上次在醉春风里我点的菜,你们三人一共给我五两好了。”
“五两!?”
王丰没忍住大骂道:“你怎么不去抢!我们哪有花你这么多?!”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天还灰蒙蒙的,陆杨便听到院子里有走动的声音。
陆家前两天才开始割稻谷。
十亩地,陆家劳动力还算可以,忙个四五天就能把十亩地收割完。
虽然陆杨没有割过稻谷,但既然他来到了这里,总归还是要适应这样的生活。
陆杨起身穿好昨天从衣柜里拿出来的破旧衣裳。
穿好旧布鞋,拿好洗漱用的东西后就往外面走。
月亮还挂在天上,陆杨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向正在院子里洗脸的陆柏。
“大哥早。”
陆柏一愣,抹了一把脸后才看清是陆杨。
“杨子怎么这么早起来?”
现在看书也看不了,陆杨一般都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
这般早的起来,实属难见。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道:“起来活动活动。”
说着,陆杨也开始洗漱。
“哦。”
陆柏呆呆地应了一声之后,也不知道该跟陆杨说些什么,索性便去了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
虽说陆家一般都是吃的两顿。
但现在是农忙时期,只吃两顿的话,身体肯定是受不了的。
而且他们还是一大早地出门,不吃早饭的话,肯定没法熬到中午。
此时刘晓正在弄着杂粮面。
陆杨洗漱完之后,便也去了厨房。
昨晚的杂粮野菜饼有些粗粝磨嗓子,陆杨吃不惯这东西,加上也没有什么胃口,便只吃了一个。
而那些菜少油少盐的,猪肉也是有着一股膻味。
陆杨只吃了几口,喝了碗汤便没有再吃了。
这会肚子也有些饿了。
陆杨看着刘晓手里拿着的微微发黑的面团,也没看出里面是加了什么东西。
刘晓看了一眼陆杨,惊讶道:“杨子起这么早作甚?现在看书,可是要坏眼睛的。”
陆杨看了一眼正打算把斧头拿到院子里劈柴的大哥,又看向刘晓。
“娘,我不看书,我背会书。”
刘晓点头,“行,那你出去等着,一会就能吃了。”
陆杨见厨房里也没有什么他能搭上手的事,便出了厨房。
陆柏正在角落里劈柴,陆杨看了一眼,当真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开始背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主读书是努力的,按理说应该过县试不难。
但无奈原主的应试心理有些问题。
第一次考县试的时候有些紧张,导致后面时间有些不够用。
落榜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第一次县试没有经验,紧张点也是正常的。
只是第二遍,原主担心这一次时间又不够,一紧张,导致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四书五经等书籍忘得一干二净。
这越是想记起,就越是想不起。
后面原主出来时,双眼都是通红的。
陆杨和原主刚好相反。
他心态向来不错,平时考试成绩都是出乎意外的高分。
现在距离县试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有着原主的记忆,他再努力努力,说不定能考个秀才出来。
陆柏听着院子里清朗的读书声,心里一阵欣慰。
小弟这般努力,想来下次县试一定能过。
到时候他们陆家,也就熬出头了。
这样想着,陆柏挥动手臂的动作又大了几分。
陆杨不知陆柏心里的想法,他这会正一边背书,一边想着所背句子的意思。
陆杨脑子是聪明的,不然也不能凭着咸鱼的态度考上重点大学。
这会一边背书一边理解意思,效率非常高。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隐约也要出来了。
刘晓把面分好之后,便喊陆杨几人过来吃面。
几人吃完面后,收拾收拾东西便准备往外走。
陆杨静静地跟在几人后面。
直到出了门,刘晓才反应过来。
“杨子,你就在家里看书好了,田里的事你不用管。”
今天再忙一天,明天田里的事就差不多了,用不着陆杨过去帮忙。
听到刘晓的话,陆柏几人这才反应过来。
陆大石看着陆杨,皱眉道:“杨子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陆杨看了同样有些不认同的陆柏一眼。
然后又看了一眼陆松和陆榕,见两人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并不打算出声之后,陆杨笑道:“爹,我这天天看书,出去散心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好的。”
陆大石想了想,觉得陆杨说的话也有道理。
“行,那你就跟着过去看看吧。”
陆大石都答应了,刘晓也不好说什么。
回去给陆杨拿了顶草帽后,便跟陆杨嘱咐了两句。
“杨子你没割过稻谷,你站在路边看着就好,别下去帮忙了,小心割到手。”
“娘放心,我不下地割稻谷。”
他知道自己的能耐,这割稻谷说不定真会割到手。
他今天出门,一是想去后山看看,二也是看看能不能帮什么忙。
陆杨作为新时代青年,良心还是有一点的。
原主什么事都不帮忙,他却不能这么心安理得地接受。
眼看陆大石几人都走了好长一段路了,陆杨连忙出声打断了刘晓的嘱咐。
“娘,你再不放手,爹和大哥他们就要走远了。”
刘晓抬头看了一眼前面几人的身影,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松了手。
“那杨子你可得记住别下地干活啊!”
“娘放心吧。”
跟刘晓道别之后,陆杨也不着急,慢慢地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
此时月亮还没有消失,天色刚有些亮。
路上却有不少人。
大家行色匆忙,倒也没有注意到陆杨。
原主跟村里的人也不算很熟,陆杨也就没跟周围的村民打招呼。
一炷香后。
陆杨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到了自家的田地。
大河村的田地还算平整,一眼望去,金色的稻浪此起彼伏,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陆杨这一晃神的功夫,陆大石几人已经割了一小片空地出来了。
陆杨站在边上看了会,觉得这割稻谷好像也挺简单的。
弯腰抓住稻杆,然后右手一晃,瞬间就能割下一大把稻谷。
想了想,陆杨看向陆大石。
“爹,我也想割稻谷。”
最新评论